上海一系列举措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
去年5月,上海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明确“两步走”总体目标和22条重要任务举措。一年来,上海举全市之力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形成9个配套文件,建立“2+X”工作推进机制,推进实施了一批重大改革举措和建设任务,初步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
改革试点,大珠小珠落玉盘
随着国务院发文将上海定位为首个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各项先行先试向纵深推进,“大珠小珠落玉盘”,一系列国家重大创新改革试点在上海落地。今年4月,银监会、科技部、人民银行共同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支持部分银行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全国仅有的10家试点中,上海有上海银行、华瑞银行、浦发硅谷银行三家入选,数量为五个试点地区中最多。这是件了不起的事。突破现有的限制,允许银行设立投资功能子公司,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取得“股权投资”的收益来弥补母行对科创企业的“信贷投放”的风险,解决了长期以来银行因为科创企业信贷风险与收益不对称而不敢投放信贷的矛盾,将显著扩大金融服务科创的覆盖面。上海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总经理朱会冲表示,上海银行争取在未来5年内,通过投贷联动业务,支持培育500家高成长性科创企业,其中100家企业在中小板、新三板、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资该市场挂牌上市。
其他的改革试点,也同样用市场逻辑思考,从理顺矛盾突破,以经济杠杆撬动。加快实施股权奖励递延纳税政策试点,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给予个人的股权奖励,递延至取得股权分红或转让股权时纳税,使这些创新创业人员的切身利益与企业长期绩效密切捆绑;启动研究上海科研院所创新联盟建设方案,借鉴德国、日本相关成功经验做法,探索建立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非营利性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另外,在天使投资税收支持政策、外资创业项目投资、股权投资机构投资项目管理等方面探索新模式。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相继落户上海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同意上海以张江地区为核心承载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举措和核心任务,构建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提升我国在交叉前沿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目前,新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落户上海,高度集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初现雏形。光源二期可行性研究获批,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活细胞成像平台、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等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分别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各1亿元资金支持;预计再用2至3年时间可建成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最为集聚的光子科学大设施群。同济大学成为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网牵头建设单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创新资源在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集聚。
上海部分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逐步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已完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28纳米关键工艺,在建14/10纳米先导线,一年来为我国5家芯片制造和设计企业、15家设备和材料企业提供了先进技术转移和评价服务。此外,上海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22纳米刻蚀机、ARJ-21支线飞机、AMOLED显示屏等一大批重大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并实现产业化。
放管到位,轻舟可过万重山
政府管理自身的改革,亦是最有力度、影响最深远的改革。一年来,上海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坚定不移破解难题、改革攻坚,一项一项抓落实、抓推进。随着审批、监管等方面模式创新、“松绑放权”,企业创新创业活动的便利性提高,市场主体的活力得以激发,轻舟可过万重山。
2015年以来,重点围绕投资、创新创业、生产经营、高技术服务等领域,分5批累计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等事项368项,企业创新障碍进一步扫除。选择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审批等116项行政审批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今年4月1日起在浦东新区启动试点以来,业务受理量约8000余件,其中仅告知承诺即超过1300件,明显方便了企业办证。同时,围绕104个行业、领域、市场,制订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相关制度。
对于“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监管模式改进,制订《上海市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提出21个专项工程,优化“互联网+”、“四新”经济等市场主体的准入条件,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优化工商登记管理办法,制订《公司股东及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原则上不再对企业登记实施实质性审查。实施信用全过程管理,在质监、工商、食药监、浦东新区等重点行业和区域开展试点工作。
握着权柄和图章的审批之手松开,而攥着财政资金“撒胡椒面”的手,也要轻轻收起,改换一种更有效的方式。财政资金管理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市级财政科技投入联动管理机制初步建立,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融合力度进一步加强。上海将19项财政科技专项优化整合为基础前沿类、科技创新支撑类、技术创新引导类、科技人才与环境类等4类,并研究设立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希望通过两年时间,基本解决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的分散、重复等问题。
今年6月,上海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成立,这也是财政政策支持方式的一个重大创新。通过政策担保引导和风险分担,既把过去在各政府部门分散、交叉的各种财政资金集中起来,又可提高银行风险容忍度,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首批获得担保基金支持的企业之一,上海至正道化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开发光纤光缆、电机装备的实体性科技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担保基金贷到的这笔资金将会投入企业的科研创新项目中。
此外,上海修订完善上海市科研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下放了预算调整权限,科研单位经费自主权有所加强。
对接市场,创新主体获动力
上海理工大学将太赫兹科研成果作价入股成立公司,并将72%股权授予研发团队。这个典型例子,印证了在上海,市场化的创新机制,是如何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由“纸”变“钱”。
成果转化,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关键,成果转化不了,就难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而机制创新凸显市场化导向,正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热情、推动成果加快转化的动力钥匙。
近一年来,上海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大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下放力度。对科技成果市场化定价机制和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作了明确规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加快构建高校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以及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11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和流程,初步取得一批成功案例。促进技术类无形资产交易,建立市场化的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可协议转让制度。
科研院所体制改革也进一步深化。分类改革路径加快规划,根据科研院所职能定位、特点、收支等,对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院所,完善财政投入为主、引导社会参与的支持机制,并建立健全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扩大科研院所管理自主权和科研课题选择权,探索体现科研人员劳动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加快转制科研院所改革和发展,建立健全政府稳定资助、竞争性项目经费、对外技术服务收益等多元投入发展模式。
更令创新主体热情高涨的是,鼓励企业创新投入的制度环境也在不断优化。普惠性财税政策的激励效应明显发挥,带动了企业主体对创新投入的热情。继续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2015年落实上年度加计扣除额335亿元,同比增长15%;受惠企业5852家,比上年增长20%。2015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89家,技术先进型企业18家,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企业已分别达到6071家和253家,落实高企、技先减免税金合计112.88亿元。去年5月至今年4月,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525项,涉及单位438家。2015年落实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财政专项资金70038万元。
出台配套政策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是一个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去年8月,上海发布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及其配套文件,进一步放宽名称和经营范围等管制,优化市场主体的准入条件,合理释放场地资源,允许企业集中登记与一址多照,鼓励众创空间的发展。
外来人才来上海创业工作,住房一直是首要难题。市规土局等制定出台《上海市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规划土地政策实施办法(试行)》,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利用自用存量用地建设公租房(单位租赁房),产业类工业用地配套建设租赁房等生活服务设施的,其建筑面积占项目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从7%提高到不超过15%。各区县和产业园区也积极为科研人员提供人才公寓和住房补贴。